日前,江西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公布第十七批江西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結果的通知》(贛教師字〔2021〕28號),我校廖小春等人申報的《基于應用型導向的“四線融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本科層次)二等獎。
此次獲獎,充分體現了學校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課程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績,標志著我校省級教學成果獎實現零的突破,我校一流專業、一流課程、一流教學成果 “三個一流”建設邁出歷史性步伐。
江西省教學成果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是彰顯我省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成效的重要參考。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此次教學成果獎的培育和申報工作,多次組織召開教學成果獎申報部署會議、申報材料研討會及專家專題指導,為此次教學成果獎申報給予大力支持。學校將以此為契機,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大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內涵建設,以建成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為目標,努力開創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獲獎成果《基于應用型導向的“四線融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針對應用型本科高校普遍存在的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度”不深、學生知識獲得與能力生成“契合度”不高、學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結合度”不夠三大想解決而又很難解決的問題,十五年常抓不懈,精耕細作,實現了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雙促進”、學生知識獲得與能力生成“雙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雙推動”。
2005年,學校全面啟動了基于應用型導向的教育線、人才線、文化線、產業線“四線融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圍繞教育線,完善了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圍繞人才線,建立了一支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圍繞文化線,推進賽事文化、產業文化和天工文化融合發展,健全了文化育人機制;圍繞產業線,強化產教融合,建成了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強化了服務社會能力。建立了科研成果轉化機制,轉化了一批科研創新成果。
學校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創新創業人才,其中李國平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孫清煥多次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2017年成為江西首富,萬亞勇獲得全國勞模榮譽稱號,7位校友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學校已成為省內同類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高地、創新創業文化創新高地、創新創業優秀師資聚集高地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高地“四大高地”。
2016年,時任江西省委書記鹿心社來到首屆江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優秀成果巡回展學校展位,高度評價學校創新創業成效。2017年,時任江西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奇來校調研,對學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充分肯定。連續八年參展深圳高交會,二項產品榮獲優秀產品獎,是江西省唯一的獲獎。先后應邀在中英職業教育政策對話會、教育部舉辦的產教融合國際論壇、民辦高等教育論壇等會議上就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作經驗交流。公開出版反映學校畢業生創業業績的《追夢》一書,引起社會關注。
學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業績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報》《中國新聞網》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130余次。《人民日報》以《讓大學生從‘小’做起》為題、《中國教育報》以《大產業觀 大專業觀 大課程觀》為題、江西日報以《奮力邁步在創新創業教育之路》為題報道了學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2017年學校接受江西教育電視臺邀請作創新創業教育經驗交流。
編輯:劉永東
審核: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