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介紹】
一、專業名稱(中/英文)、專業代碼、所屬門類
專業名稱:學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
專業代碼:040106
所屬門類:教育學類
二、學制
本科基本學制四年,在此基礎上實行彈性學習年限。
三、培養目標
堅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人文底蘊、求實創新品格和精益求精精神,具有優良的學前教育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能從事托兒所、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的保教、管理、教研等工作,能滿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四、規格要求
(一)踐行師德
1.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守《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依法執教,踐行尊重?創造的教育理念。立志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和有仁愛之心,深受幼兒喜愛的好老師。
2.具有崇高的教育情懷和職業理想,熱愛并愿意從事學前教育事業,理解幼兒教師工作的意義和專業性。具有積極向上的情感、端正的態度、正確的價值觀。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童心,工作細心、耐心,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
(二)學會教學
1.具備學前教育領域的核心素養,熟悉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了解有特殊需要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及教育策略,掌握幼兒園保育和五大領域教育的基本知識、方法和策略,能夠將幼兒園保育與教育相結合,堅持保教并重,形成科學合理的保教知識結構體系。
2.理解幼兒園教師保教結合的角色定位,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運用幼兒保育與教育知識,為幼兒科學規劃一日生活、精心創設有質量的環境、合理組織保育教育活動。具有觀察幼兒、與幼兒談話并記錄與分析的能力;具有幼兒園活動評價能力;掌握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安全、合法與負責任地使用信息與技術的意識。
(三)學會育人
1.掌握幼兒園班級各項活動常規工作的方法與要點,建立、健全班級秩序與規則,能夠充分利用園內外各種教育資源,合理規劃利用時間與空間,創設安全、適宜、全面的班級環境。能夠有效進行家園互動并與社區溝通合作,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和師幼關系,營造平等、協作、友愛的班級氛圍。
2.樹立德育為先的理念,掌握幼兒社會性與情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注重幼兒良好意志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理解環境育人價值,重視生活育人作用,積極發揮幼兒園文化和一日生活對幼兒身心發展的有益功能。堅持全面育人和全程育人,能夠利用幼兒園、家庭和社區各種資源綜合育人。
(四)學會發展
1.具有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意識,掌握國內外學前教育前沿成果與改革發展動態,能夠將個人發展與國家社會對學前教育人才的需要相結合,制定專業學習和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以適應時代和學前教育發展需求。具有一定專業創新意識,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夠運用批判性思維分析和解決學前教育的相關問題。
2.理解學習共同體的特點與價值,體驗專業共同體的發展優勢。具有團隊協作精神,積極主動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分享學前教育經驗與資源。掌握有效的合作溝通技能,善于傾聽他人意見,準確表達自己的見解。
五、主干學科
教育學、心理學
【小學教育專業介紹】
一、專業名稱、專業代碼、學科門類
專業名稱:小學教育/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專業代碼:040107
學科門類:教育學
二、學制
基本學制四年,在此基礎上實行彈性學習年限。
三、培養目標
本專業立足新余、面向江西,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熱愛兒童和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良好師德修養,先進的教育理念,自立自強、求真務實,全面系統掌握小學教育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及科研能力,能在小學及相關教育機構從事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四、規格要求
(一)踐行師德
1.1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理論;知曉、認同并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嚴格遵守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能夠依法執教。【師德規范】
1.2熱愛小學教育事業,理解小學教師工作的意義,對小學教師職業及其專業性有強烈的認同,自覺履行小學教育工作者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具有從事小學教師工作必需的正確價值觀、積極情感、端正態度、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有志成為“四有”好老師和學生的“四個引路人”。【教育情懷】
(二)學會教學
2.1具備小學教師必需的綜合人文素養與基礎科學素養,較為系統地掌握小學語文、數學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小學其他學科的基本知識,能夠從事跨學科課程教學活動,能夠組織實施社會實踐活動。【學科素養】
2.2具備小學課程教學所需的專業能力,創設滿足學習需要的問題、情境、活動和評價;掌握學科課程標準,了解學科教材和教學內容,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具備課程整合與綜合性學習設計與實施能力;能夠有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活動,具有初步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能力,能夠針對具體教學問題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教學能力】
(三)學會育人
3.1踐行“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理念,了解小學德育的原理與方法;充分認識班級育人在小學階段的重要性,掌握小學班級組織與建設的工作規律和基本方法,能夠較好地完成班級組織建設的常規工作,具有一定的班級育人創新意識與能力。【班級指導】
3.2熟悉小學班主任工作,掌握班集體建設、班級活動組織、學生發展指導、綜合素質評價、家校協作等班級常規工作策略。充分理解并重視學科育人價值,能夠在學科教學活動中適時開展育人活動,能夠參與策劃、組織和實施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教育、少先隊活動、社團活動等,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綜合育人】
(四)學會發展
4.1具備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意識,具有良好的教育反思能力和教育創新創業能力,掌握針對教育實踐過程的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夠運用批判性思維、系統性思維、創新性思維,并結合專業理論知識和他人優秀經驗,通過開展教育研究活動分析、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學會反思】
4.2理解并認同學習共同體對自身專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作用,認同自身作為專業學習共同體一員的基本身份;積極創設和參與學習共同體建設,善于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與借鑒;具有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溝通協調技能,能夠圍繞具體任務開展團隊協作活動。【溝通合作】
五、主干學科
教育學、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