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于永清 晏雙平 報道)在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三周年之際,為進一步提升江西工程學院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技能,3月17日下午,江西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教師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示范磨課”活動。黨委書記、督導專員胡涌出席并講話,黨委副書記、校長張晨曙出席,全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參加了活動。活動由黨委委員、常務副校長兼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彭衛東主持。
本次“示范磨課”的主講教師崔麗所授課的主題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歷史地位”。崔麗老師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故事”為導向,引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立的社會歷史條件的教學主題,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擘畫了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新時代”是坐標,“新思想”是靈魂,“強起來”是底色;隨后又以“如何理解新時代?如何把握新思想?如何實現新目標?”三個問題為主線,作了圖文并茂、深入淺出的課堂示范。
胡涌書記一邊聽講,一邊對教師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記錄。聽完磨課后,他充分肯定了崔麗老師的教學方式及教學效果,并指出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要聚焦入腦入心,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多聲部輿論矩陣,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天天見”“天天新”“天天深”。
為進一步推動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胡涌書記強調,一要夯實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課程內容要充分發揮我省紅色資源優勢,加強紅色文藝精品創作,講好黨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精心組織“紅色走讀”“誦讀紅色家書”等活動,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二要形成課程育人的協同效應。深入挖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產生協同效應。三要把課堂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教學統一起來。思政課教學方法要把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方式有機結合,采取專題授課與現場教學、情景模擬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嵌入體驗式教學,通過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真正做到“出新出彩”。
張晨曙校長全面點評了此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示范磨課”活動,他鼓勵馬克思主義學院要形成團隊,全力打造“戰隊型”部門,形成“匯力”,作“創新型教師”,為打造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努力。并希望馬克思主義學院所有教師磨練教學基本功,提升教學實效性,增加學生獲得感方面下苦功夫。
會上,彭衛東在主持活動中表示,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集體備課會、磨課會要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今后的常態化工作,積極組建教學團隊、參加各類競賽、申報各類項目,提高學院整體建設水平。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示范磨課”活動,新老教師們明確了講好一門課的思路和基本要求,這不僅促進了教師個人的成長,也為未來的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為學校全面提升教師教學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通過此次觀摩思政課教學改革“示范磨課”活動,大家紛紛表示作為一線思政課教師,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深入研究教學規律,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做一名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大家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課建設成為使思政課讓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的課程。
編輯:劉永東
攝影:何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