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解放思想,凝聚智慧,深化共識,振奮精神,引導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進而推進教育改革和機制創新,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于2022年4月14日下午開展了“教育思想大討論”主題研討會。全體思政課教師積極參與并展開了熱烈討論。
會上,王為興老師、秦齊老師、王倩老師、黃振興老師作為代表依次進行發言。
王為興老師從“四史教育”的角度出發,他認為首先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要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泛娛樂主義、否定主流和支流關系,要讓同學們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和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中明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其次,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和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感,從而在“四史學習”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秦齊老師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角度出發,他認為在我們思政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們講透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始終牢記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讓同學們明白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大學生,應當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不斷增強擔當意識與本領。
王倩老師從“科學的教育評價”角度出發,針對如何 “破五唯”(即唯職稱、唯獎項、唯學歷、唯論文、 唯帽子),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與其他老師進行交流。她認為教育評價涉及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主體。學校需要一批有凝聚力、講實干、有效率的教師,如今的學生個性化特征也愈加明顯。因此,為了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提升教學和科研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激發其創新活力,學校應當結合自身實際來制定合理且長效的評價機制。
黃振興老師認為,組織大學生進行黨史學習,需在學習內容上注重歷史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加強學習過程中的導學和解讀,幫助青年大學生從對黨史學習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知。此外,要統籌推進黨史學習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構建“點、線、面”一體化推進的課堂授課模式。
最后,我校常務副校長兼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彭衛東進行總結性發言。他指出,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意識和思維,思政課教師更應當堅持守正創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謂傳道,必須要傳正道,要始終不偏離馬克思主義之道,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不斷推進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創新,不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輸送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