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黨建引領,形成黨建工作“四情”與“12345”品牌文化。
不斷加強師德管理,師德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始終。學院直屬黨支部要求教師要有“四情”,即對學校有感情、對師生有熱情、對工作有激情與對困難有豪情,帶頭發揚埋頭苦干、扎實工作、求真務實、爭先進位的精神,不受任何干擾,甘于吃苦,樂于奉獻,時刻不忘教書育人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按照“發揮一個作用(先鋒模范作用)、堅持兩個在前(吃苦在前,奉獻在前)、奉行三個在后(享受在后,名利在后,待遇在后)、履行四個服務(為學生服務,為學校服務, 為社區服務,為社會服務)和達到五個提高(提高黨員形象、提高人文素養、提高專業內涵、提高創新能力、提高工作業績)的要求,在廣大黨員和教師中開展以老帶新、以能帶新的傳幫帶活動,每學期都安排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黨員同志開設示范課、公開課,使他們成為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標桿等等。洪森、彭燕等教師多次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學院黨支部多次榮獲“先進基層黨支部”、“五四紅旗團總支”等榮譽稱號。
(二)緊扣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形成了“1334”人才培養模式。
瞄準市場設專業,緊密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主動服務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初步形成了“1334”人才培養模式,即一個目標,三個結合,三個模塊,四個融合,如下圖所示:
學院“1334”人才培養模式結構圖
(三)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與科研工作同步推進結碩果。
1.要求全體專業課教師以“專業理論素養扎實,實踐動手能力較強,凸顯課堂教學中心,踐行以生為本理念,不忘教書育人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為理念。主要采用外部引進,內部培養提升,院校市省等教學競賽,線上線下培訓提升,以老帶新,教學科研等工作年度考核,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等相結合的方式,同時,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師德師風建設,打造學院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2.學院教師榮獲省級二等獎3項,省級三等獎2項,校級一等獎2項,校級二等獎4項,校級三等獎2項,校級優秀獎1項等。例如:陳靈明博士/副教授榮獲江西省高校優秀教案征集評選二等獎與江西省高校教師教學比賽二等獎,胡慶浩副教授榮獲江西省高校教師優秀教案評選三等獎等。院教師主持或者參與完成省級各類課題10項,校級課題20余項,發表核心論文12篇,申請專利18項,軟件著作權32項,主編教材3部,參編教材16部等。學院產學研合作教育取得較大進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公布2021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名單的通知》,學院陳肖肖老師的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類項目《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中的教師團隊實踐育人體系建設》,賴愈越老師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類項目《“互聯網+”背景下營銷課程改革與人才培育模式探索與實踐》成功立項。力爭校企雙方在師資共培、專業共建、人才共育、資源共享、文化共融與產業共促方面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另外,邵麗盛副教授參與的教育部供需對接育人項目成功立項等等。
(四)高度重視專業與課程建設,專業與課程建設取得一定成效。
1.加大專業教研室建設力度,設置貿易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本科兩個專業教研室。經過多年努力,貿易經濟專業教研室成功申報為優秀教研室;重視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建章立制,規范管理,積極瞄準市場需求,對標國家標準,及時修訂了2021版人才培養方案,凸顯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導向;加大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力度,積極發揮專業教學團隊的引領作用,貿易經濟本科專業教學團隊立項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注重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不斷加大軟硬件投入,學院現有專業實驗室5個,綜合性實驗室1個。下一步,學院將積極申報省級一流本科專業。
進一步加大理論課程體系建設,瞄準市場需求,重構課程體系,凸顯通識教育、專業教育與實踐教育三個模塊育人;加大課程教學改革力度,將新理論、新知識和崗位知識融入課堂教學;鼓勵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凸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根據崗位開設課程,增加課內外綜合性實驗項目,多措并舉提高專業類與綜合類實驗室的利用率。
進一步注重“一流課程”建設,集中優質資源建設“一流課程”。《管理學原理》立項為校級課程思政與在線開放課程,《外貿函電與單證》等課程為校級標準課程。目前,學院正在集優質人力、物力與財力準備申報省級“一流課程”。
(五)強基塑能,專賽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水平逐年提升。
瞄準市場用人單位的需求,積極拓展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形式、新模式,與實踐基地企業建立實習就業聯動機制,開展實質性的校企合作,走共同育人道路。現有校企合作單位10余家,如江西步步高商業連鎖有限公司、江西堯舜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浙江義烏樂動進出口有限公司等,凸顯以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為中心的人才培養理念。
同時,學院積極發揚學校“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賽結合”的賽事文化,在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品牌策劃競賽全國總決賽暨(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劃大賽全國總決賽、POCIB全國外貿從業能力大賽、“踏瑞杯”全國大學生人力資源管理技能挑戰賽、“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江西省創業營銷專項賽、第四屆與第五屆全國高校經濟決策虛仿實驗大賽、大學生信息技術大賽、第二屆“新道杯”全國高等院校數智人力大賽(人力資源大數據賽項)江西省賽等賽事中斬獲國家級、省級榮譽多項。
(六)學院狠抓教學過程管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人才培養理念。
學院積極選拔高學歷、高職稱且教育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進入校、院兩級教學督導團隊,加大教學督察與測評力度。經過10余年的不斷發展完善,初步形成了教學前、教學中與教學后的閉環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同時,狠抓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本科專業學生畢業論文題目要求真題真做,理論與實踐結合且言之有物。學院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秉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精神,組織學生參加“一二九”大合唱、“誦讀家書”、“禁毒知識競賽”、“江工杯籃球賽”、“喜迎十九大,頌歌獻給黨”大合唱、“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黨走”知識競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基本知識競賽、“約會晨光”等活動多項,三全育人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七)創新創業氛圍較好,“三高”就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近幾年,學院“三高”就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例如:2021屆貿易經濟本科專業學生考取公務員、事業單位、選調生等錄取率達11%;2020屆與2021屆貿易經濟本科專業畢業生胡艷珠、張水紅等同學在校企合作單位浙江樂動進出口有限公司、浙江勇菲針織進出口有限公司等實現實習就業聯動,主要從事外貿函電與單證業務處理工作,專業對口性強。同時,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畢業生,如吳祖彪、曹志翔、徐文文、邢祥雨等同學成為近幾年學院考取國家級、省級公務員的優秀學生代表;吳麗紅、陳佩、徐于洋等一批學生畢業以后進入國企、知名企業工作。學院狠抓畢業生就業工作,連續兩年榮獲“優秀就業工作單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鳳凰網、網易、搜狐、大江網、手機江西臺等媒體對學院育人成效進行過公開報道,學院美譽度直線上升。
(八)學院書香氣息濃厚,學歷提升成績顯著。
學院歷來高度重視師生學歷提升工作,積極動員在校大專生考取本科,本科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碩士層次教師考取博士等。最近兩年,學院有一部分專科生考取了江西科技師范大學、井岡山大學等省內高校選擇進一步求學深造。同時,學院鼓勵專業課教師積極繼續求學深造提升學歷與專業水平,如黃燾﹑劉一麟等教師考取博士研究生。其中,學院還有學生畢業以后前往國外其它國家高校進一步深造,全院師生在學歷提升方面同向而行,形成了一股奮發向上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