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一:黨建引領學院發展,爭優創先譜寫新篇。
教育學院直屬黨支部以保持黨員先進性為主題,進一步提高黨支部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為推進學院各項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通過強黨建,聚核心,組織建設不斷加強;通過抓思想,強陣地,思想建設效果明顯;通過抓工作,求實效,以學促行求發展;通過抓作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工作環境;通過抓德行,師德師風建設不斷加強。黨建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學院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亮點二:團學活動緊抓重點,團學工作成效顯著。
學院深入貫徹團中央和團省委的方針政策和工作指示,積極開展各項團學活動,配合團委做好工作的同時,通過團員干部和所有團支部同學的共同努力,團總支部在團風建設、學風建設、隊伍建設、陣地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在全院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團總支在院黨總支以及校團委的關懷和領導下,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積極組織團員學生倡導團學工作新理念,加強共青團能力建設,堅持以服務大局和青少年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緊扣素質教育主題,夯實基礎,抓住重點,突出特色,并立足專業特色,團學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亮點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黨史學習教育常固常新。
學院黨支部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黨史學習教育堅持立足學院實際,積極融入教育教學、融入日常管理,激勵引導廣大師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通過《紅色家書》、《跨越時空的回信》等形式,做到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精神,組建學院黨員宣講團對黨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行專題宣講,切實將黨的相關理論學習走深走實,在奮力開拓新征程中實現新作為。
亮點四:搭建技能展示平臺,教學成果充分彰顯。
通過學校搭建技能展示平臺,提供了互相學習、交流、提高的機會,又進一步推動了學院教學成果推廣工作,為學院教學活動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合唱比賽全方位展示了學院優秀教學成果、學子的風采和能力,通過“真”實踐,“真”行動,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和發展。
亮點五:學生資助工作公開透明,資助工作展現育人實效。
學院高度重視困難家庭學生的資助工作,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努力構建貧困生助學工作體系,把專項資金用在扶貧學生和優秀學生身上,加大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做到不讓一名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影響學習,愛心助學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讓學生感受到關心與溫暖,激勵自己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通過“學生資助誠信感恩教育”系列活動,讓受助學生感恩國家,感恩社會。
亮點六:全力筑牢安全防線,著力建設平安校園。
持續深化平安校園建設,創造良好育人環境。防范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推進學生安全穩定工作穩步進行。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各級人員履行防控責任,做到嚴抓落實,責任到人。
亮點七:發揮專業優勢,聚力志愿服務。
以主題活動、特色項目為支撐,開發和推廣一系列貼近學生實際的志愿服務項目。通過組建學院志愿服務隊,鼓勵學院學生廣泛參與義務植樹活動、獻血活動、愛心捐贈活動、關愛殘障兒童、暑期“三下鄉”等志愿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感恩教育等融入志愿服務過程,發揮專業優勢,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公民意識、社會責任感和奉獻合作精神,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亮點八:專業發展成果突出,專業建設特色鮮明。
學院設立學前教育、小學教育教研室、藝術教育教研室,確立了教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的建設目標,完善專業建設體系,確立“實基礎、適口徑、強素能、重應用”的人才培養指導思想,構建一專多能課程與遞進實踐教學體系,形成“情懷深厚、理論扎實、求實創新,能力突出”的人才培養特色。按照“科學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出、打造特色”原則,優化專業結構,凝練辦學特色,匯聚優質師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一專多能、知行合一的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師資。
亮點九:深化優良學風建設,培養全面發展新人。
堅守黨的教育根本方針。樹立了以學生為本,從實際出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工作理念。以師德、師風、教風建設帶動學風,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完善教學督導機制,充分發揮教師在學風建設中的主導作用;以系列知識技能競賽與社會實踐為教育載體,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學風建設。堅持德育為先;堅持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亮點十:課外活動豐富多彩,促進學生專業發展。
學院十分注重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學院會不定期舉辦一系列的課外活動,本著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豐富同學們課余生活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專業能力的發展。我院常組織書法比賽、繪畫比賽、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