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為期3天的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正式開幕。本屆高交會以“科技引領發展,產業融合聚變”為主題,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舉行,展會主要包括綜合類展、專業類展、會議論壇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團組參加,專業觀眾預計達50萬人次。在今年的高交會上,江西工程學院攜眾多前沿技術和創新產品驚艷亮相高交會,這是學校第9次代表江西參加深圳國際高交會,受到了業界和媒體的高度關注。
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15號館江西展位內,江西工程學院聚焦人工智能、AI技術等產業重點領域,通過實物展示、視頻講解、海報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了學校最新科研成果和先進技術。今年,江西工程學院有2個項目參加展會,分別是AI數字人技術和四足機器狗,具有很強的創新性及應用價值,項目緊扣高交會主題,充分展示了江西工程學院的特色,同時還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校友前來打卡,為學校的展臺增添了人氣。
展會期間,江西省科技廳副廳長席宏一行來到學校展位,逐一觀摩我校參展的項目成果。學校網絡安全與技術研究所負責人李冠湛細地介紹了我校本屆高交會的參展情況,并就產學研合作轉化和項目落地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改變產業,科技改變人類。本屆高交會上可見各種各樣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應用成果,人工智能正深刻改變社會生產生活場景,成為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黨委書記、督導專員魏建克表示,學校在41年的發展中,積極融入國家科技發展戰略,把參與重大展會作為推動學校產學研合作、實施產教融合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技術推介和技術交易,促進學校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積極發揮科學技術研究對創新驅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開展首日,學校創始人、理事楊名權親臨現場與項目團隊進行了深入交流。“目前,學校正在圍繞AI領域緊鑼密鼓地推進人工智能和AI數字人技術研究,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質量人才,希望參加本次高交會能進一步推動學校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培養滿足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的青年拔尖應用型人才。”
展會上,江西工程學院AI數字人技術吸引了廣泛關注,該項目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創造的虛擬人物,它們不僅擁有人類的外貌特征,還能模擬人類的行為和語言。這項技術結合了計算機圖形學、動作捕捉、語音合成等多種前沿技術,旨在打造逼真且富有交互性的虛擬角色。據悉,訓練AI課程助教為12門校內一流課程輔助教學,任課老師能輕松向模型輸入多模態數據資料,形成專屬知識庫,通過Prompt技術實現啟發式交互輔導。構建AI數字替身,為部分教師打造虛擬數字人,實現24小時在線陪伴,融入教學各個環節,為師生帶來全新體驗。未來,學校AI數字人技術將繼續朝著智能化、便捷化、精細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為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樂趣。
江西工程學院四足機器狗的亮相吸引了眾多參展人員駐足觀看,現場工作人員與多家企業進行了深入洽談,為學校科研成果轉化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平臺。四足機器狗是一種模仿四足動物運動的機器人,它擁有四條可以靈活運動的腿,能夠在各種復雜地形上行走、奔跑甚至跳躍。這種機器狗不僅具有強大的地形適應能力,能夠在崎嶇不平的山地、泥濘的沼澤甚至城市廢墟中自如穿行,還具備高度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能夠在高速運動中保持平衡和穩定。此項目讓廣大參會觀眾切身了解了學校卓越的科研實力和最前沿的科技創新。
“高交會是匯聚科技創新的舞臺,也是點亮未來生活的窗口。步入場館,在江西展區看到了我們學校,通過了解也明白了現如今我們學校高新技術發展的迅猛。越來越多高新技術的發明,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提高生活質量,也可以幫助我們建設一個更加環保的世界。”學校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教師袁琴說到。
據悉,高交會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二十五屆,是目前中國高新技術領域規模最大、最富時效性和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展會,素有“中國科技第一展”之稱。本屆高交會共有近萬個項目參展,超千個新成果發布,將舉行高端會議、行業論壇、投融資對接等百余場配套活動,在國際科技、未來科技、國之重器裝備、科技巨頭產業鏈、半導體顯示與集成電路、電子信息與大數據、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低空經濟與空天、高端裝備制造、專精特新及新質生產力、新能源產業、高端醫療器械、醫藥與醫學檢驗、新材料、節能環保和綠色低碳、交通運輸與物流科技創新、智慧農業與數字鄉村、創新創業與金融服務、智慧城市、智能建造等二十余個專業領域全方位展示宣傳中國與世界高新技術發展趨勢。
此次參展,眾多參觀者來訪我校展位,對江西工程學院的科研成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表達了合作意愿。今后,學校將繼續加大科研力量投入,深化校企合作,不斷推進學校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打造技術成果轉化高地。
編輯:謝旻旻
一審:謝旻旻
二審:何 凱
三審: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