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江西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以“星耀天工 語潤心田——馬克思主義點亮青春航程”為主題,成功舉辦“北斗星?天工夜話”系列活動。活動通過“理論宣講 +實踐分享+釋疑解惑”的多元形式,將“北斗星·紅智”黨建品牌與天工文化深度融合,為抱石藝術學院 60 余名青年師生打造了一場思想性與實踐性并重的思政盛宴。
民法典與生態環境法典協同互動雙向賦能
“通過規定‘綠色原則’及其相關綠色條款,民法典將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對涉及環境保護的內容進行有限度的‘綠色化’,通過物權、合同等制度,間接保護生態環境。”
活動伊始,經濟管理學院團學干部俞華瓊以“守護綠水青山,江工青年在行動”為主題,分享了5月10日參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樹木園的實踐經歷。俞華瓊說,活動中師生圍繞 “如何將生態保護融入專業學習”“青年在碳達峰碳中和中的角色” 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通過青年學生清理河道垃圾、制作環保宣傳手冊,將理論學習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實踐,深刻體會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內涵。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開啟了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此次能在 “一站式” 學生社區向學校青年師生代表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我倍感激動,也深感使命重大。作為新時代學子,我們應當胸懷家國情懷、展現社會擔當,充分運用所學專業知識,深入基層宣講民法精神,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精神內核與條文要旨深入人心。”俞華瓊有感而發。
近年來,江西工程學院組建了一支基層普法團隊,面向社區街道、田間地頭、學校和企業開展普法工作,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保駕護航。為此,學校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社團和平安辦普法宣講團隊等資源,從碩士研究生中選派20余名成員,并組織10名社團負責人,共同組成基層普法宣講團。截至目前,該團隊已深入基層開展宣講30余場。
根植現實,講好經濟全球化這門“大思政課”
“講好中美貿易戰主題的‘大思政課’,需向青年大學生闡明事實、共析對策,例如探討貿易戰根源、中國發展內生動力及公平國際秩序構建。中國成就源于改革開放與人民奮斗,而美國單邊霸凌行為應受反制,中國作為全球治理重要參與者,反對其‘長臂管轄’和霸權邏輯。”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王為興有感而發。
課堂上,王為興以《大國博弈時代的戰略定力》為題作專題報告。他結合當前俄烏沖突、中美貿易戰、印巴沖突等國際形勢,從北斗導航系統的自主創新歷程切入,闡釋了“戰略定力”的三重維度。報告通過“華為突破芯片封鎖”“北斗系統打破技術壟斷”等案例,生動詮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應對國際競爭中的指導作用,引發師生熱烈共鳴。
“經濟全球化是‘大思政課’的重要素材,需通過案例教學(如進口商品產業鏈、外貿企業調研)幫助青年學生理解其本質——生產要素全球流動與政治經濟博弈的疊加。王為興老師結合時事熱點(如中企海外投資、新興經濟體角色),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全球化中的中國責任與挑戰,培養了青年師生家國情懷與全球視野。”青年教師黃琴如是說。
“王老師好!針對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我們該如何尋找自己的就業坐標,更好地在人才市場中展示自己的才華?”
在設置“師生對話”環節中,師生圍繞學習壓力、職業規劃、國際形勢等議題展開交流。
針對學生提出的“就業如何抉擇、中美沖突等問題”,王為興老師與學生們解困惑、話成長,切實解決學生成長難題。其中提及“青年應立足自身實際,將個人理想與時代、國家需要結合。例如,強化自身專業素養的過程中,既要深耕理論,更要注重實踐。”
“團學干部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應在思政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主人翁意識,以實際行動傳播正能量,做到愛國、愛黨、愛校、愛家、愛己;”江西工程學院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兼馬克思主義直屬黨支部書記于永清表示,授課教師應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探索多樣化、多元化的教學新模式,進一步推深做實個性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
近年來,江西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始終以“北斗星·紅馬”黨建品牌為引領,構建 “黨建引領定向、專業筑基強能、文化培根鑄魂”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學校以天工文化為育人底色,倡導“工匠精神”與 “創新應用” 理念,使其與“北斗星·紅馬”共同構成校園文化基因,助力培養既“紅”又“智”的應用型人才。
據悉,此項“北斗星?天工夜話”活動,由江西工程學院黨委學工部、校團委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組織,該活動既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生動實踐,也是學校黨建與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的創新探索。在“北斗星” 黨建品牌引領下,江西工程學院將繼續以天工文化為底蘊,以青年學生成長為中心,書寫新時代思政育人的“江工答卷”。
一審:曾育仁
二審:何 凱
三審: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