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色發展理念,5月25日,江西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110余名師生前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樹木園研學基地(分宜縣),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樹木園,位于分宜縣分宜鎮清萍公路騎行道,是我國中、北亞熱帶林業科研中試基地。這里森林覆蓋率高達93%,常年綠樹成蔭,宛如一道綠色屏障。自1979年成立以來,該中心致力于組裝、配套林業科技成果,營造試驗林和示范林,并開展以油茶、杉、松、竹、闊葉林等為主的種質資源收集與保存、良種繁育、培育技術研究及生態系統定位監測研究等工作,已然成為我國中、北亞熱帶林業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科研示范基地。
活動當日,師生們在樹木園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各類珍稀樹木和種質資源庫。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樹木園收集、保存的來自全國的3萬多份樹種種質資源,其中不乏許多國家一級、二級保護樹種。同學們親眼看見了銀杏、水杉、伯樂樹、閩楠、毛紅椿、落羽杉等珍稀樹木,深刻感受到了生物多樣性的魅力,也對我國豐富的林業資源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在參觀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學院于永清、黃琴等教師們適時地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講解中。他們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樹木園所做的種質資源保護和科研工作,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實踐。通過保護和培育這些珍貴的林木資源,不僅能維護生態平衡,還能為未來的林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創造巨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隨后,師生們圍繞“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主題開展學生小組交流研討會。同學們紛紛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分享了對生態保護的理解和思考。2024級通信工程本科1班鄒媛蓉、2024級電子信息工程本科1班胡怡倩、2024級電子信息工程本科2班曹禮杰等6名學生代表發言,他們表示可以利用所學知識,研發更環保的生產技術,減少工業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倡導低碳出行、節約能源等,參與環保志愿服務活動、宣傳生態保護知識,堅定保護環境的決心,以實際行動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此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深刻領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通過實地參觀和交流討論,同學們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綠色發展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學校今后將繼續開展此類實踐教學活動,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一審:黃 琴
二審:何 凱
三審: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