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新余,有這樣一所本科高校——江西工程學院,每年都有一批高考成績僅超本科線十余分的學生,歷經四年積淀,最終以優異成績考入廈門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 985、211 及 “雙一流” 高校研究生院。
2025屆考研數據亮眼:上線率與錄取人數雙提升。據該校發布的2025 屆考研榜單顯示,今年574名畢業生報考研究生,初試上線226人,上線率達39.37%,同比提升6.45%;最終149人成功 “上岸”,復試通過率65.93%,錄取總人數較2024年增長近15%。這組數據不僅展現了學生的拼搏精神,更印證了學校育人模式的有效性。
“三苦精神” 鑄魂:苦抓、苦教、苦學淬煉成長底色。支撐“江工現象”的,是貫穿校園的“三苦精神”—— 學校苦抓、教師苦教、學生苦學。學校設立24小時自習室、推行個性化輔導,營造沉浸式學習氛圍;教師團隊深耕教學,以嚴管厚愛激發學生潛能;學生以堅韌意志挑戰自我,形成 “比學趕超”的學風。
學科競賽賦能:422項國家級獎項鋪就升學基石。江西工程學院將學科競賽作為育人重要抓手,鼓勵學生參與高水平賽事。近年來,學生累計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一等獎、全國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等國家級獎項422項。這些競賽經歷不僅提升了實踐能力,更成為研究生復試中的 “加分項”。正如考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學生所言:“‘以賽促學’的實訓體系,讓我實現了從二本院校到 211 高校的跨越。”
四位一體培養模式:產業學院對接前沿,閉環體系精準育人。學校構建 “教學改革—學科競賽—創新實踐—項目轉化”四位一體閉環培養模式,緊密對接區域產業需求,成立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8大現代產業學院(其中智能制造學院入選江西省重點培育項目)。這一模式將理論教學與產業實踐深度融合,既增強了人才培養的前沿性,又為學生拓寬了就業與深造路徑。
全程護航計劃:從分層輔導到心理關懷,定制化服務考研路。針對考研學生,江西工程學院實施“全程護航計劃”,學校從大三起開展分層輔導,專業課與公共課教師團隊提供年均超200課時的針對性訓練;設立考研獎學金,激勵學生沖刺名校;實施 “研途相伴” 心理輔導計劃,緩解備考壓力。全鏈條服務體系,為學生沖擊名校筑牢根基。
教育公平的生動實踐:讓每個夢想都有綻放的舞臺。江西工程學院的實踐證明,教育的價值不僅在于“入口”,更在于“過程”與“出口”。通過搭建平等發展平臺、創新育人路徑,學校讓高考起點不同的學生,都能以奮斗重塑人生軌跡。在這里,教育的微光正照亮更多“不可能”的征途,讓每個懷揣夢想的學子都能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