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為原文章截圖)
寒假思政不斷線,育人腳步不停歇。在這個假期,江西工程學院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且富有深意的活動,讓思政教育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真正做到了思政教育“不斷線” ,努力讓假期思政課堂更“活”更“火”,在師生們的心中種下一顆顆紅色的種子,生根發芽。
走進基層,弘揚主旋律不斷線
1月13日,江西工程學院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組織、機關黨總支和10余名外國留學生走進袁河街道虎山社區,開展才藝表演、寫春聯送祝福等活動,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學校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員責任感與使命感,受到社區居民熱烈歡迎和高度贊譽。
此外,寒假期間,學校2000余名師生廣泛參加了2025年“返家鄉”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春聯藝術,豐富人民群眾節日文化生活。1月23日上午10點,“河山添錦繡·星光映萬家”江西省書法家“萬福迎春”公益活動在江西國際影視文化城(南昌八一廣場)隆重舉行。江西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督導專員魏建克出席活動,現場展示了學校“北斗星”黨建品牌和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十大辦學亮點。學校教師于永清、劉勇揮毫潑墨,書寫春聯和“福”字,為居民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贏得了居民的廣泛贊譽。
1月26日,江西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于永清率領江西工程學院校友于興廣、于英紅等走進九江市都昌縣獅山鄉八都大隊西邊山村,為村民開展系列慰問活動,并團結全村青年,積極并與村民一起開展座談交流,用忠實的行動報答家鄉,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學習研討,紅色教育不斷線
寒假期間,江西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30余名教師奔赴新余市渝水區、分宜縣各鄉鎮,深入開展調研活動。他們扎根基層,全面了解當地紅色資源的實際狀況,以及鄉村振興進程中的發展策略與典型案例。此次調研,不僅讓教師們回顧了黨的輝煌歷史,更積累了大量寶貴的教學素材,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實踐性與感染力,為后續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1月17日,江西工程學院在天工校區舉行“追憶革命足跡,述講紅色故事”座談會。學校領導、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以及江西省高教出版社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余紅色故事的挖掘與傳播。江西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督導專員魏建克在會上強調,要重點聚焦1929年至1930年間的紅色故事,力求每年產出一批高質量的教學成果。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將竭盡全力創作優秀的紅色文化成果,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創新教學,開展AI培訓不斷線
1月17—22日,一場匯聚教育智慧、探索教學革新的培訓活動在廣西北海隆重舉行,江西工程學院有6名教師參加了該項培訓活動。此次培訓旨在通過深入研討OBE理念,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育創新發展。來自各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共同參加“以OBE教育理念為基礎的課程教學實施與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研修班”,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汲取新力量。據悉,寒假期間,學校教務處組織 60 余名教師開展外出培訓。培訓過程中,教師們認真學習、積極充電,收獲頗豐,這充分彰顯了學校對師資培訓工作的高度重視。
2月12日,江西工程學院攜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安徽云寶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華為鴻蒙應用開發師資培訓開班典禮。此次校企深度協同,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合作,更是為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與科技自立自強注入了強勁動力,具有非凡意義和深遠影響,彰顯了學校的獨特眼光與鮮明特色。校企協同育英才,鴻蒙賦能新未來,三方攜手,正共同邁向充滿無限可能的科技新征程。
為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更新教師教育理念,夯實教師專業基礎,掌握AI設計新技能,開啟職業新機遇,2月14日,江西工程學院面向全體教師開展了“Deepseek賦能高校教學與管理創新”的培訓活動。此次培訓旨在持續深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為學校高質量建設注入新動能。
江西工程學院在寒假期間的思政教育實踐,已然成為了學校思政教育篇章中的生動注腳。學校將繼續秉持創新與實踐的理念,不斷豐富思政教育的形式與內涵,讓思政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位師生前行的道路,在新時代的浪潮中,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閱覽鏈接:https://www.jx.chinanews.com.cn/news/2025/0218/109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