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女,1961年4月出生,高級工程師、教授,江西工程學院智能制造與能源工程學院校級重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帶頭人。1982年畢業于江西工學院(現南昌大學)機械系機制專業(工科學士),當年進入江西9319廠工作,從事傳感器設計與應用研究,在傳感器設計項目“SYP-600石英壓頻傳感器”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0年調入勝利石油管理局地址科學研究院,從事石油地下油藏開發勘探方法研究,“SLD_24小直徑石英電子壓力計”獲得勝利石油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電子壓力計環空測試技術”獲得中國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2002年后一直在高校從事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教學與研究,長期的科研工作使她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在教學過程中,她把課程當科研課題,用自身豐富的工作經驗打造“傳感器與檢測技術”課程,該課程成為江西省精品資源課程,在教學中還積極接受新知識新方法,開展移動教學,拍攝課程教學視頻,提供網絡慕課課程,在江西省第一屆移動教學大賽獲得三等獎。
專業建設帶頭人
好大學一定要有好的專業。作為江西工程學院智能制造與能源工程學院校級重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帶頭人,為了建設一流專業,陳敏教授帶領專業教學團隊深入企業,了解企業對學生的要求,反復修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在課程教學中找準重點,努力將課堂的教學與生產統一,讓學生與社會同頻共進。在新的培養方案中所涉及專業課程與培養目標建立網格化管理,使學生思政學習融入到每一門專業課,讓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做好黨的“守渠人”。
在深入企業的過程中還積極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帶領的教學團隊在2021-2022年度與企業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2項,幫助企業建立創新平臺1個,領銜企業縱向課題1項。用心建設專業,帶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團隊建成江西省一流教學團隊、江西省一流專業。2021年她指導該專業學生在江西省互聯網創新大賽獲得二等獎、二等獎。
與時俱進對待教學
要始終堅持用嚴謹的態度對待教學是陳敏教授的工作信念。陳敏教授所授課程為“傳感器與檢測技術”,作為有40年傳感器研究應用與教學經歷的老教授,她的研究項目多次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但在課程教學上始終保持初心,仔仔細細備課,認認真真授課,并堅持做到與時俱進,每當國家發布新技術產品,她總是先行學習。通過她的課堂,在她的引領下,學生能及時了解專業發展前沿,沒有說教,把專業學習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每當新的教學方法出現,她總是最先嘗試,她是較早將“學習通”引入課堂教學的老師,創新性使用平臺的直播功能將學生帶進工廠;在實驗課堂不僅講授原理和實驗方法,還將智能手機的應用引入實驗,使學生的數能據處理能力提高,實驗報告質量提升。為應對疫情時代實驗教學,她正在學習虛擬實驗平臺建立。她主講的課程“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獲得全省第一屆移動教學大賽三等獎。
畢業設計是工科學生畢業走向社會的必經教學環節,為了讓學生對設計流程有基本了解,帶學生觀看實際產品設計過程,以學生中心,在設計中題目差別化管理,讓有能力的學生去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并與企業保持密切聯系,企業的認可成為設計成績的重要指標。由于疫情影響,在帶設計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媒體技術與學生保持聯系,當發現有學生設計進度跟不上,積極與班主任聯系和家長溝通,確保每一位學生按時完成設計,正如學生的畢業感謝中所說“您嚴謹的工作態度、勤勞的工作作風、務實的工作方法以及開明的處事風格都是學生以后的目標。”
良師益友好榜樣
陳敏教授樂于和青年老師交朋友,以自身的活力影響周圍的青年老師,在專業建設中甘為青年老師科研項目鋪路,積極用自己的科研帶動青年老師科研。在教學中積極鼓勵青年教師用多視角對待教學,還利用休息時間帶青年教師進工廠,了解生產一線的需求,讓他們快速找到科研方向。
張麗芳老師剛入職,學校為了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學院安排陳教授結對互幫,初期小張老師靦腆緊張,對課程教學生疏,方法也單一,經過陳敏教授熱心而細致地幫助,小張老師教學方法上得到了較大提高,在學校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獲得了好成績。學校的各種活動,陳敏教授都會積極鼓勵青年老師參加,在青年老師覺得有家庭的拖累,怕得不到好的成績時,她總是鼓勵他們:“重在參與,不能輕言放棄。”
陳敏教授總是說:在人生的路上你努力過,就不會后悔。找到內心的平衡,做最好的自己,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才是為師之道。
責任編輯:何凱
審核: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