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爆發91周年紀念日。為倡導學生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引導學院師生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熱愛祖國,連日來,我校通過線上組織全校師生觀看“紀念九·一八事變91周年”視頻及學習人民日報文章《91年前的這一天,我們永遠銘記!》,同時在線下組織部分師生進行座談及討論。
“紀念九·一八事變91周年”視頻講述了殘暴的日軍策動“九·一八事變”,建立偽滿政權,分裂中國,在中國東北建立細菌武器研制基地,制造南京大屠殺等歷史。其慘無人道的侵略行徑令人發指,犯下的滔天罪行更是觸目驚心。視頻中的畫面和描述,都深深震撼著同學們的心靈。
重溫崢嶸歲月,汲取奮進力量。通過觀看視頻,師生們紛紛表示,要不忘國恥,銘記歷史。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賡續革命精神,奮發進取,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智能制造與能源工程學院】
黨總支書記范向紅:牢記國恥日,絕非以宣泄仇恨為目的,而是要增強國人的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激流勇進。“國恥永不忘,民族當自強”。我院學子一定能勿忘國恥,奮發向前,以實干進取的態度,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1班王東:通過觀看和學習我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不可欺、不可辱,中華民族不可戰勝,在國家繁榮發展的年代,更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仰望星空、懷揣夢想,是因為身后有強大的祖國。振興中華,吾輩當自強!
【教育學院】
2010級小學教育本科2班張澄蓉:楊靖宇、周保中、趙一曼、趙尚志等革命先烈以不屈不撓、浴血奮戰的沖鋒姿態,見證抵御外侮、鳳凰涅槃的重生,功勛卓著、彪炳史冊。中華兒女在悲憤傷痛中汲取著“警鐘長鳴,勿忘國恥”的歷史教訓,在“和平來之不易”的廣泛共識中踏上復興之路接續奮斗、凱歌前行。
組織員張沁:我們要堅定“為國分憂、為民造福”理想信念,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精神譜系的賡續傳承中昂首闊步、走在前列,示范引領、輻射帶動,在識變應變求變中育新機、開新局,做勇立民心、永立時代的“弄潮兒”。
【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
教師程海霞: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作為中國人,我們要把國恥銘記于心,化恥辱為動力,讓我們的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巔,讓我們的民族傲視群雄,永不受人欺凌。
學生馬文憑: “九·一八”事變的爆發,讓中華民族開啟了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多少人民喪失家園,四處逃竄;多少英雄前赴后繼,壯烈犧牲。作為新一代的青年人,這段歷史必不能忘,更不敢忘,以史為鑒,吾輩當自強。
【土木工程學院】
黨員胡金梅:“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了91年,歷史的記憶在回望中更加刻骨銘心。作為一名黨員教師,踏上新征程,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沿著英烈們開辟的復興之路奮力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
余明廣:“九·一八”事變,永遠銘記。今天中華大地警鐘長鳴,和平如此來之不易。中華兒女應該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居安思危,砥礪前行,讓我們團結一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沈章威:不忘歷史,不是為了吶喊,而是為了反思;銘記“九·一八”,不是為了仇恨,而是為了凝聚和平力量。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唯有每個人都從點滴小事做起,從讀好一本書、學好一門課、做好一件事開始,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富強。
【數字貿易學院】
第一黨支部教師胡娟:“遺忘就等同于背叛”。作為當代新青年,不能夠忘記先烈們為今天而做出的努力。作為一名大學輔導員班主任,更應做到承前啟后的作用。不僅自己要時刻銘記國恥,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更應該正確引導下一代的青年們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為祖國的事業添磚加瓦。
2019級電子商務專升本4班學生黃凱龍:歷史興衰交替,唯有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歷久彌新,只有不斷在教訓經驗中前進,我們才能不斷進取,不斷發展,不斷進步。
【公共課教學部】
教師柴政:永遠不能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我們銘記“九·一八”事變這段歷史,不是為了被過往民族間的仇恨所蒙蔽雙眼,而是為了讓歷史照亮未來前行的路。
教師張科良:盡管“九·一八”事變已經遠去,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就必須始終銘記“落后就要挨打”教訓,發憤圖強、奮發向上,用實實在在的行動來捍衛祖國利益和民族尊嚴。
【外語外貿學院】
黨員教師易威偉:時間可以流逝,歷史不能忘卻。白山黑水千秋恨,國破家亡百世傷。莫與豺狼空論理,金戈鐵馬踏扶桑 ,希望吾輩當自強!牢記過去才能避免悲劇,銘記歷史才能珍愛和平!寸土雖窄,皆用鮮血守衛,中華夢寬,共襄正義和平。今天,我們向先烈致敬。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學生黨員楊曉飛:“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站在兩個百年交匯處的我們,應時刻謹記歷史帶給我們的傷痛以及教會我們“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將始終牢記“九·一八”,以史為鑒,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在強國道路上發光發熱。
【馬克思主義學院】
教師朱麗星:如今我們享有太平盛世,然而“九·一八”事變,我們不能忘。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建設出強大富饒的國家才不會讓歷史的悲劇重演。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的責任就是備好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黨總支副書記陳小華:防空警報劃破長空,時而長鳴、時而急促,伴隨著呼嘯的秋風,鳴笛聲顯得更加悲壯。縱然時光流逝,多年前的傷痕累累仍舊無法釋懷。歷史已經過去,21世紀的我們要時刻銘記那段屈辱史,以史為鏡。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2019級電子信息工程本科1班劉新銳: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我會深深記住我們的祖國曾經經歷過的磨難,記住“九·一八”,記住日本侵略者帶給我們中國人民的痛,帶著這份痛,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而不懈奮斗!
【人工智能學院】
學生馬帥: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應該銘記“九·一八”那段歷史,時時告誡自己要追求上進,要有民族責任感,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樹立民族的自尊心,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勇前進。唯有如此,我們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校團委學生會】
曹藝菲:“九·一八”事變過去了91年,它帶給了中國人民永恒的主題“民族團結”。“九·一八”留給我們的教訓是我們國家要富強,我們民族要團結——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編輯:校報記者團 編輯部 肖雄滔
審核: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