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為原文章截圖)
近年來,江西工程學院全面推進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發揮各類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教育質量。
聚焦專業知識 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學生應從實際學到的內容評價課程思政的獲得感,這意味著課程思政不應僅限于思政本身。同時,專業知識的教學也應得到重視。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的基礎,要求教師結合專業知識,提煉并融入思政元素,實現教育影響,提升育人效果,讓學生在‘專業硬知識’中體會‘真價值’。”江西工程學院教務處處長康梅蘭介紹說。
結合課程特點 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江西工程學院通過對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整合、全面梳理,融合各課程的獨特特性、思維技巧與核心價值,課程思政教學可以達到綜合能力培養的效果。例如,在《高等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構想能力以及數學建模能力。通過此種教學方法,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也能提升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熟練地進行數學運算,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有助于他們在數學領域的深入學習,培養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江西工程學院將“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結合,增強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是課程思政的點睛之筆。實踐類課程讓學生通過實踐累積智慧與才干,于辛勤奮斗中塑造堅韌品質。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其創新精神、創意意識與創業潛力。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組討論、項目實踐等,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這些實踐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也能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到知識的價值和魅力,從而更加熱愛學習,積極投身于知識的探索和創新之中。
堅持教學主線 做好學生思想指引
“教師需利用專業知識,創造真實情境,引導學生深入體驗和感悟。”江西工程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張忠山感慨地說,“課程思政旨在喚醒和培育學生的靈魂,引導他們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明確成長目標。”
下一步,江西工程學院將加強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助力他們成長為德才兼備的社會棟梁之才。
閱覽鏈接:https://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pc/2024/10/132707742.html